2025年9月
全省新型政银担合作业务情况通报
9月,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紧扣主责主业,在金融创新、产品研发、系统建设、代偿核销领域协同发力,通过上线“楚担链”“风险补偿”等系统,以数字化赋能提升担保服务质效,为增强产业链韧性、服务实体经济构筑了坚实的现代化普惠金融支撑体系。
一、业务进展情况
9月新增再担保项目2,959笔、金额30.93亿元。当前在保项目160,457笔、金额1,022.66亿元,同比增长26.44%。其中:支小支农项目在保余额1,014.03亿元、占99.16%,支小支农项目中单户500万元(含)以下项目在保余额809.13亿元、占79.79%,支小支农主业突出。
分地区看,9月新型政银担业务新增规模靠前的市州分别是:
1、武汉(7.4亿元、437笔)
2、宜昌(4.52亿元、523笔)
3、襄阳(3.47亿元、832笔)
4、黄冈(3.31亿元、288笔)
5、十堰(2.87亿元、239笔)
分合作担保公司看,9月新型政银担业务新增规模靠前的有:
1、省科技担保公司(3.42亿元、91笔)
2、襄阳市担保集团(3.09亿元、757笔)
3、武汉市融资担保公司(2.5亿元、213笔)
4、武汉光谷科技担保公司(2.4亿元、133笔)
5、宜昌市担保集团(2.35亿元、234笔)
6、荆州市融资担保集团(1.82亿元、85笔)
7、黄冈市担保集团(1.8亿元、89笔)
8、十堰担保集团(1.6亿元、179笔)
分银行看,9月银行参与新型政银担业务新增规模靠前的有:
1、省联社系统(12.8亿元)
2、工商银行(6.23亿元)
3、农业银行(3.34亿元)
4、武汉农商行(2.23亿元)
5、湖北银行(1.99亿元)
分产品看,9月业务新增规模靠前的有:
1、再担创业贷(8.27亿元)
2、再担科担贷(8.01亿元)
3、再担分险贷(6.42亿元)
4、再担总对总(2.08亿元)
5、再担园区贷(2.05亿元)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打造“楚担链”,提升产业链韧性。9月,湖北“楚担链”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供应链票据平台正式上线并完成首批业务落地,枝江两家产业链核心企业通过平台成功开具供应链票据,其上游小微企业持票当日即获得银行融资409万元。该平台由省再担保集团创新推出,深度对接上海票据交易所,依托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通过担保增信,助力中小微企业将票据高效变现。下一步,“楚担链”将融入国担基金湖北数据分中心,并深化与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等兄弟机构合作,通过“央地共建”“省省共建”模式,赋能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推出特色贷,精准服务地方产业。9月,黄冈市担保集团与罗田县经发担保公司联合推出“农特联合贷”,融合市级资源与县级属地优势,精准支持板栗与中药材产业,首月即为4家规上企业提供担保2,330万元。恩施州政信担保公司与省再担保集团合作的“非融联合保”首笔业务成功落地。襄阳市担保集团联合襄阳农商行创新推出“襄担快贷”,以“信用为主、补充增信”模式降低门槛,并运用大数据风控将审批时效缩短至一周内,目前已累计发放贷款近2亿元,惠及超百户农户及市场主体。
(三)上线新系统,构筑线上管理体系。省再担保集团与省征信公司联合研发的“湖北省信用贷款风险补偿管理系统”正式上线,该平台作为省内三大政策性信用贷款工具的配套系统,构建了覆盖风险补偿全流程的线上化管理体系,为全省政策性信用贷款业务风险防控提供数字化支持。武汉融担公司上线非融保函智慧平台,已完成全链路测试并实现平稳运行。目前平台已受理11笔业务,规模达1393万元,其中6笔通过快速通道实现“T+0”审批,显著提升效率并降低操作风险,推动非融业务向智能化转型。
(四)全力以赴,推进体系代偿核销工作。9月,省再担保集团组织召开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代偿损失核销工作专题推进会,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省财政厅金融处和省地方金融管理局监管一处领导出席会议,聚焦代偿核销难题,解读相关政策,提出工作要求,部署三年攻坚行动。会后,省再担保集团印发《湖北省新型政银担代偿损失核销工作三年行动指引(2025-2027)》,为建立健全新型政银担代偿损失核销常态化工作机制奠定了基础。截至目前,已有一家合作担保机构上报新型政银担核销项目。
2025年9月
全省科技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情况通报
9月,全省科技融资担保体系创新科技金融服务举措,通过专项政策、产品升级与“担保+”服务模式,精准引导金融资源流向科创领域,助力科技企业破解融资难题,为区域科技竞争力提升注入新动能。
一、科技融资担保业务开展情况
截至2025年9月底,我省再担保体系内科技型企业在保9,647笔、284.93亿元,其中专精特新企业在保3,370笔、122.01亿元。2025年9月新增科技担保业务418笔、13.46亿元;专项计划备案32笔、0.96亿元。本年度新增科技担保业务6,637笔、204.49亿元;新增专项计划备案2,705笔、90.71亿元,专项计划新增规模靠前的有省科技担保公司(22.78亿元)、武汉光谷科技担保公司(13.86亿元)、湖北省中小微担保公司(13.69亿元)、武汉市融资担保公司(11.49亿元)。截至2025年9月底,省科技担保公司在保1,309笔、35.16亿元,当年新增1,122笔、31.04亿元;与体系内担保公司开展的联保分保业务当前在保260笔、10.01亿元。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财政政策引导,精准支持科创企业。9月,湖北省地方金融管理局推出“3+2+1”政策举措,聚力建设武汉科技金融中心。围绕“三专”(专项行动、专营机构、专属产品),推进两项国家级试点(股权投资与并购贷款),建设东湖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入科技创新领域,做实科技金融大文章。截至2025年9月末,全省科技融资担保体系累计支持超过1.07万家科技型企业获得担保贷款947.97亿元。
(二)创新科技担保产品,缓解企业融资难题。省科担公司与湖北国创担保联合设立光谷联营工作专班,开展设定代偿率上限的科技融资担保业务,当月新增“科担贷(分保)”“专精特新快贷”等合作,联合落地业务30笔、金额共计1.2亿元。武汉融担公司与武汉大学科技园联合推出“武汉融担园区贷”,聚焦武大科技园孵化企业及武大校友创办或投资的项目,专项助力处于起步阶段的科技型企业。
(三)打造科技担保新生态,探索“担保+”复合模式。武汉融担公司积极推进科创企业股权投资基金设立工作,与多家基金管理机构深入沟通,探索“投担联动”机制,精准扶持产业链企业并反哺担保主业。咸安区经开担保公司从传统分险增信向企业“创新伙伴”转型,通过延伸服务链条,为企业提供融资咨询与产业资源对接等多元化支持,助力区域科技金融生态构建。
邮政编码:430061 电话:027-86657570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欢乐大道1号东湖国贸中心A栋宏泰大厦26楼
鄂ICP备2021004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