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张阳春、通讯员周凡林、汪清雪)小微企业达不到银行融资门槛怎么办?由地方政府、银行、融资担保机构携手推进的新型政银担合作机制,为小微企业增信用,缓解“融资难”。截至8月末,全省新型政银担规模今年新增473.4亿元,同比增长34.2%。从2018年底全省推广“4321”新型政银担合作机制以来,累计融资服务金额已突破1500亿元,近三年年均增长74%,在保户数在全国排第4位。
位于光谷生物城的武汉康复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创新药物研发的民营科技型企业,创新药物研发周期长,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持续研发,融资需求迫切。湖北省科技融资担保公司联合招商银行武汉分行,为其提供“科技贷款担保+银行信用贷款”的组合贷款方案。近日,该公司成功获得200万元低成本“科担贷”。
去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北省科技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提出,聚焦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构建覆盖全省、上下联动的专业化科技融资担保体系。在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财政厅等全力支持和推动下,省科技融资担保公司去年5月成立,截至今年8月末,在保项目325笔,在保余额13.4亿元。
小微企业、“三农”主体,是经济运行的“毛细血管”,也是融资需求较为迫切的群体。在“车城”十堰,围绕新能源与智联网汽车产业链,“产供强链贷”为产业链条上的“堵点”企业提供“润滑剂。截至目前,十堰市推出的“产业升级贷”“助企纾困贷”“科技创新贷”“绿色发展贷”等创新融资担保产品,已累计带动金融机构为300多家制造业企业、科技型企业及困难行业企业投放专项贷款16亿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8000多万元。
据介绍,全省融资担保机构为市场主体让利,新型政银担合作体系平均担保费率降至0.68%,2020年以来累计减免担保费超过11亿元,其中2023年减免近3亿元。
作为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龙头,省融资再担保集团不断创新担保产品形式,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基于新型政银担合作机制框架,先后推出“再担园区贷”“再担科担贷”“再担扶贫贷”“再担总对总”等14个专项产品;结合地方产业政策,与市县担保机构合作推出“产业升级贷”“专汽贷”“板栗贷”等区域性担保产品。
据悉,为畅通企业融资对接渠道,湖北省融资担保线上服务平台“荆楚融担码”已于去年底上线,担保机构通过小程序为小微企业提供7*24小时不间断服务,随时响应企业融资申请。上线8个月,已有1257户企业通过“荆楚融担码”成功获得担保贷款36.4亿元。
来源:湖北日报客户端
邮政编码:430061 电话:027-86657570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中北路86号 汉街总部国际8栋 湖北银行大厦13层
鄂ICP备2021004039